行业统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统计

    2017年中国纺丝成网非织造布工业生产统计摘要

    来源:纺粘法非织造布分会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10-10 13:14:10 

          2017年,在中央强调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经济从重数量向重质量方面转变的宏观政策影响下,中国纺粘法非织造布行业企业(以下简称纺粘行业及纺粘企业)普遍重视“稳”和“进”的相互关联,稳是基础,进是目标。经过数年来的较快发展之后,纺粘行业也遵循市场规律,进入了一个平缓的调整期。
    1、2017年,全行业纺丝成网非织造布总生产能力达到4195420t/a,比上年增长了5.35%;总的实际产量达到2870408t/a,比上年增长了5.67%。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截止2017年12月底,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共有纺粘法非织造布卷材生产企业527家,比2016年净增13家,增幅为2.53%;共有连续式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厂70家。
    3、截止2017年12月底,中国共有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1412条,比上年增加40条,增幅为2.92%。其中PP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1185条,增幅为1.37%;PET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118条,增幅为5.36%;在线复合SMS非织造布生产线109条,增幅为19.78%;国内连续式熔喷法非织造布的生产线为138条。
    4、2017年中国纺粘法非织造布的实际生产量为生产能力的68.45%,基本保持去年水平。实际产量超过1万吨的企业数量达到72家,比去年增加9家。其中2-5万吨的企业21家,比去年增加5家。超过5万吨的企业4家,比去年多了1家。
    5、2017年中国纺粘法非织造布实际产量超过10万吨的地区生产情况。
    2017年中国纺粘法非织造布实际产量超过10万吨的地区生产情况
    序号 地区 生产线数(条) 生产能力(t) 实际产量(t) 比上年产量增幅(%)
    1 浙江省 418 836000 566808 0.39
    2 广东省 255 701250 525938 5.84
    3 山东省 193 752700 502804 9.17
    4 江苏省 152 486400 361395 3.64
    5 湖北省 82 352600 260924 7.18
    6 福建省 79 252800 166848 14.62
    7 河北省 62 192200 113398 12.39
    注:此表中数据包括PPSB、PETSB和SMS复合非织造布的产量,不含熔喷法非织造布的产量。
    6、浙江省的纺粘企业呈板块状,南部板块以温州台州为代表,中部板块以金华、衢州地区为代表,北部板块以嘉兴、湖州为代表。,南部地区,尤其是其中的平阳和苍南县,集中了该地区的绝大部分企业,占了浙江的半壁江山,依托温州及周边专业化程度高,个体生产配套齐全的良好条件,产销两旺,该地的华昊企业更是百尺竿头,已将大宗产品做成了精致化。相类似的企业还有雨泽、中采(中谷)等。北部金三发、华银等大企业,与南部企业走的是不同的市场领域。中部的企业兼有上述体征,在不断挖掘包装材料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卫材市场。如广鸿、汉高等。
    7、山东的纺粘产品和生产门类齐全,其企业数量位列第三,但实际产量已和广东差异很小,重要原因在于山东占有较多的国产纺粘防水胎基布生产线。数年前大连华阳的涤纶纺粘防水胎基生产线落地推广,带动了山东众多企业的“跟进”,得益于其产品的特性以及企业的规模,PET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在生产成本和运转效率上具有门幅宽、产能比大、高性能、低成本的优势。德州地区天鼎丰和寿光地区一些防水材料企业为全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如寿光的东方,近几年来产量翻了一番。天鼎丰则把成为全球最大聚酯胎基布生产基地作为奋斗目标。同时,山东的卫材生产也是发展迅猛,俊富、康洁、荣泰、神州等都很具战略眼光,数年前都已瞄准这个市场,并且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相对集中于胶东地区的包材企业也有不俗的表现。
    2017年,山东不少传统纺织企业谋划并开始转型进入非织造布行业,起点高,投资规模大,值得关注。
    8、广东的纺粘企业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近几年进入了优胜劣汰的洗牌期,部分小企业关停并转,已不复存在。而行业内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医疗卫生材料,继续增加生产线,向高速生产线发展,依靠规模效应,争取竞争优势。
    广东纺粘产业及其企业有几个亮点:一是创新发展意识强。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积极应对,主动转型升级,不少企业从单模头发展到多模头,从单纯纺粘发展到SMS在线复合;有的企业在安装热风粘合生产线,提升产品档次及舒适性能。二是不断延伸产业链。有企业自己生产色母粒,快速翻改品种,满足市场需求;不少企业向下游拓展延伸,对卷材进行深加工,做成复合膜、透气膜、过滤材料等,或直接加工成制品。三是不断扩大“医卫用材高地”的辐射力。佛山南海区政府大力支持,开创设立中国医卫用非织造产品示范基地,基地集聚了贝里集团、佛山市南海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倩而宝卫生用品等一批中下游品牌企业,近期,东丽高新材料的纺粘非织造布项目也落户该示范基地。由必得福牵头打造的“卫材商城”,目标是成为卫生用品行业的阿里巴巴。广东的这些举措,在行业内有引领的作用。
    9、江苏省2017年生产能力达到近50万吨,实际产量为36万余吨,增幅近4%。虽然增幅并非很大,但实际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的第四位。
    江苏省的突出之处是在良好的地理条件和工业基础上,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因此,江苏省外资企业有东丽高新、贝里、致优等。苏北地区有佛山南海必得福在泗阳投资建厂、连云港柏德等;以及无锡、常州、苏州等苏南地区有江阴金凤、盛纺等企业。
    此外,苏南地区集聚力很强的纺粘设备企业和配套企业也发展势头强劲,这也是助推江苏纺粘行业的动力源,不容忽视。
    10、2017年中国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能力达到80820t/a,实际产量为54080t/a。熔喷法非织造布以江苏省的生产量最大,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且熔喷法生产的集聚度也很高,仅江阴长吉、泗洪腾达、苏州佳和三家企业就占了江苏省熔喷法非织造布很大的份额。在这些领域中做得比较早、比较好的企业,如江阴金凤、泗洪腾达等企业生产各种过滤材料。又如苏州佳和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海上、航空等的溢油处理,化工试剂、有害酸碱液体泄露处理等生产、生活领域。(转载请注明出处:中产协纺粘法非织造布分会)


    友情链接Links

    CopyRight 2006--2021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纺粘法非织造布分会 ©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978号  粤ICP备14020610号-1  本站由【龙禧网络】制作维护